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關於營養鹽的一些資訊與觀念

圖片
關於珊瑚缸中營養鹽濃度的討論一直是海水界中很熱門的議題,而在這篇文章中我會根據現有的發表文獻整理幾項對於玩家而言可能有一些參考價值的觀念和資訊,若有什麼疑問或是想補充的也都歡迎提出來討論。可以先看過 Randy這篇 後再過來接著讀,因為我有些內容也是從那邊再繼續延伸的。   營養鹽濃度和缸內的藻相不見得有絕對關係 很多玩家在遇到缸內藻類過度孳生的問題時常會第一時間將成因歸咎於營養鹽濃度太高或是太低,不過實務上會影響缸內藻類生長的因子可遠遠不止營養鹽。 食藻生物便是一個看似明顯但又很容易被忽略的因子。在Miller等人於1999年發表於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研究中,他們比較了在珊瑚礁海域額外添加營養鹽以及放置籠子阻擋食藻魚類兩種操作對藻類生長的影響。從圖一中可以看到,營養鹽的添加(Enriched)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反之完全以籠子隔絕的組別就有明顯的毛藻或藍綠藻等藻類滋生(鈣藻正好相反)。因此即使是營養鹽遠低於很多缸子的野外珊瑚礁,食藻生物的仍舊是藻類控制的一大核心。 圖一. 不同類型的底棲藻類在阻擋食藻魚類以及添加營養鹽後的覆蓋狀況變化 (來源:  Effects of nutrients versus herbivores on reef algae: A new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nutrients on coral reefs  )   此外,藻類的生長也會受到除了營養鹽以外的其他養分限制,而這其中最常被討論的便是鐵。在海洋環境中同養也存在許多被稱為 High-nutrient low-chlorophyll (HNLC) regions的區域,而這些區域的特點便是有著較高濃度的氮磷營養鹽但卻沒什麼浮游藻類,因此很明顯藻類的生長在這個情況下就不是被這些巨量營養素所限制的。其中一個著名的研究是Martin等人於1994年發表在Nature的 鐵添加實驗 。他們在加拉巴哥群島附近的HNLC海域大規模施加鐵,而結果則發現浮游藻類族群明顯的增長了數倍(有興趣可以google一下"IRONeX")。另外珊瑚的共生藻同樣也有可能被鐵限制生長,例如圖二中Reich等人的實驗就有明顯發現不同種的共生藻都會隨著鐵濃度的上升而增加細胞密度,因此在高營養鹽的缸中若鐵不足的話珊瑚顏色反...